>>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蓉建议:持续加大盐碱地牧草种植科研力度
2025-08-28 09:04:37   来源:华兴时报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张蓉提交《关于加大盐碱地牧草种植科研的提案》,就积极挖掘我区盐碱地资源潜力,探索以种适地、粮饲轮作模式,助力饲草产业与畜牧业协同发展建言。

  提案介绍,我区中北部盐碱地面积达14.79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33.54%,仍有7.27万公顷中重度盐碱地和1.59万公顷盐碱滩涂地未高效利用,为发展饲草产业提供了土地空间。但盐碱地发展牧草产业仍存在耐盐碱牧草种质创新薄弱、生物育种底盘技术不足、盐碱地高值化牧草新品种匮乏及综合应用模式落后等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

  张蓉建议,加强耐盐碱牧草筛选评价,助力“以种适地”积极拓展盐碱地饲草生产空间,针对中重度盐碱地重点发展饲草种植,加强开展苜蓿、饲用燕麦、甜高粱、碱茅、田菁、草木樨、湖南稷子等耐盐碱牧草种类和品种的引进、筛选和评价,不断创新现有的适应盐碱地利用的“良种+良法”技术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或不同开发阶段的盐碱地土壤特性,研究制定我区盐碱地牧草种植区域布局。

  提案还建议,加大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选育耐盐碱牧草品种。搜集碱蓬、红叶藜、盐角草等饲用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展耐盐碱核心种质构建和抗逆基因挖掘,加强种质资源适应性、耐盐碱性等表型性状的精准鉴定,创制适合我区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引领盐碱地牧草发展的突破性品种,进一步优化耐盐碱牧草品种评价标准,为盐碱地产能提升提供优良的牧草种源保障。在创新盐碱地粮草轮作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方面,建议合理利用中低产盐碱耕地实行粮草轮作,将苜蓿、饲用燕麦、饲用高粱等牧草种植作为有效恢复地力的优良轮作作物,从种植制度、收获方式、利用方式等方面,研究构建盐碱地粮草轮作模式和利用模式,从区域角度上优化“粮—经—饲—草”四元种植结构,不断提高现有农业资源的食物产出效率,同时实现盐碱地改良利用,助力“粮—经—饲—草”四元种植结构的协同发展。 (李晨雨) 


【责任编辑】:包瑞